无障碍   关怀版 无障碍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工作动态

【普惠金改案例——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融合发展】赣州银行:“4+”模式探索绿色普惠金融发展之路

来源:赣州金融网发布时间:2024-04-22 08:50:48访问量:

    编者按:3月5日,赣州市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了“赣州市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典型案例”,共有33个案例入选,案例涵盖普惠金融机制体制创新、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普惠产品创新、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普惠金融助力产业发展、科技赋能普惠金融、普惠金融助力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融合发展等八大项。 

    赣州金融网微信公众号开设【普惠金改案例】专栏,刊登入选案例详细内容,展现我市在普惠金改中的工作成效。


关于保险业乡镇五级机构建设的探索


一、案例背景

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的金融改革方向。近年来,我国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取得了较好的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于两者在服务对象、专业性要求、产生环境、发展模式、理念和目标上的差异,导致实践中出现了“普而不绿、绿而不普”的现象。普惠金融与绿色金融融合协同发展是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趋势,但目前尚未形成清晰的融合发展模式、路径和完善的政策支持。为此,赣州银行作了一些实践探索,初步形成了推动绿色普惠金融发展的“4+”模式。

二、主要做法

(一)“平台+农户”模式促进特色种植业产业化发展

富硒蔬菜产业是赣州宁都县的特色产业,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在赣州视察时指出“一定要把富硒这个品牌打好”。宁都县蔬菜产业实行“七统一分”发展模式,即统一基地规划、统一建设大棚、统一设施配套、统一政策扶持、统一种植品种、统一技术指导、统一产品销售和分户生产管理,实现了生产经营的标准化、规模化。宁都县财政局下属的农业开发投资公司作为标准化蔬菜大棚建设的业主单位,建成后以相对优惠的价格出租/出售给农户按照统一的标准种植指定品种的蔬菜,并实行统购统销。赣州银行通过与县农业开发投资公司合作,为全县蔬菜大棚建设和农户租/购大棚提供信贷资金支持,通过“项目建设贷款+租购分期贷款”将还款来源转化为蔬菜销售收入,实现了投资建设到销售回款的闭环运行。截至2023年12月末,赣州银行已累计发放宁都蔬菜产业贷款近2亿元,有效促进了该县富硒蔬菜产业化发展进程。

(二)“园区+企业”模式促进废料回收业规范化发展

废旧材料回收再利用行业产业链条长、企业规模小、吸纳就业人员多,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但该行业普遍存在经营不规范、“小散乱”等问题,导致难以获得金融支持。丰城循环经济产业园是江西省第1个省级再生资源金属回收利用基地,被国家发改委列入国家绿色产业示范基地目录,已形成从“废旧资源回收-拆解-分选-熔炼-精深加工”的完整循环经济产业体系。赣州银行与园区管委会深度合作,重点支持园区内从事再生资源加工与循环利用、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的小微企业,并以园区企业为中心向其上游从事废料回收的供应商延伸,逐级推荐、筛选规范经营的优质小微客户给予信贷支持。截至2023年12月末,赣州银行已累计向该循环经济园区小微企业发放绿色普惠贷款5300万元。

(三)“银政+银担”模式促进生态旅游业复合化发展

赣州是传统农业大市,赣南脐橙、上犹绿茶、石城白莲等特色农产品远近驰名,近年来随着疫情经济下周边游、乡村游的热度上升,很多果园、茶园、莲塘开始尝试增加旅游功能,开发露营踏青、赏花观景、亲子采摘、农耕体验、鲜果品购等旅游活动,发展以休闲观光农业、体验式农业为主的生态旅游。发展生态旅游需要新增投资对果园、茶园进行一定的改造并增添必要的旅游配套设施,但由于农业生产本身的风险较高,加之新业态的高度不确定性,导致金融机构对支持这类新型生态旅游业的态度较为谨慎。赣州银行积极践行“地方银行,服务地方”的使命,通过引入政府增信和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担保的方式有效缓释信贷风险,并充分运用政府对特色农业和小微创业者的贷款贴息政策降低客户融资成本,综合使用农业产业振兴信贷通、创业担保贷和普惠快担、支农支小易贷等银政、银担合作产品大力支持赣州特色农业经营者发展生态旅游。截至2023年12月末,赣州银行累计投放生态旅游领域贷款超10亿元。

(四)“生态+产业”模式促进生态修复业市场化发展

生态修复和环境整治项目通常周期较长、见效慢且具有较强的公益性质,项目自身的经营现金流往往难以覆盖贷款贷款本息,导致难以获得银行融资。赣州银行创新推出“生态+产业”的融资模式,将生态修复与周边产业发展打包成一个整体项目,以产业经营收入作为还款来源的有效补充,并引入政府专项资金补偿机制和多方风险缓释分担机制,解决了还款来源不足和长期投资项目的风险问题,为生态修复项目的市场化融资创造了有力条件。赣州是著名的“稀土王国”,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长时间的无序开发遗留下大量的废弃矿区,寻乌县文峰乡废弃矿山就是其中之一,当地面临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水体污染、土壤酸化等生态环境问题,当地政府一直想要对该废弃矿山进行修复,但由于融资问题迟迟未能落地实施。赣州银行结合当地实际特点,创新推出了“生态+旅游、光伏、农业”的运作模式解决了项目融资问题,最终为该废弃矿山修复项目提供了信贷资金支持2亿元,为光伏发电、百香果、油茶等周边产业项目提供信贷资金4.4亿元,使“白色荒漠”重现绿色生机,并有效带动了周边农户的就业、增收。

三、主要成效

(一)有效推动了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的发展。通过发展绿色普惠金融,实现了在一定领域内绿色项目与普惠项目的资源共享,延伸了服务范围、扩展了业务机会,从而促进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的发展。截至2023年12月末,赣州银行普惠金融贷款余353亿元、绿色金融贷款余额245亿元,分别达到各项贷款的21.68%和15.02%。

(二)有效促进了普惠客群生产生活绿色化、低碳化。截至2023年12月末,赣州银行同时符合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现按照“促进普惠客户群体生产生活绿色化、低碳化的有关金融活动”的广义口径,该行绿色普惠金融贷款余额将超过60亿元。

(三)得到社会、新闻媒体和监管部门的充分肯定。赣州银行发展绿色普惠金融不仅促进了自身业务的发展,还创造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受到社会和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和好评,该行绿色金融专项产品“绿业贷”获得金融支持江西经济高质量发展创新优秀项目奖,连续两年获评全市普惠金改考核评估优秀单位,并被外部媒体评为“2021年度优秀普惠金融银行”和“2022年度先锋普惠金融银行”。

四、启示

(一)延伸扩展了绿色普惠金融边界与业务机会。突破普惠金融与绿色金融的传统定义,把支持广大小微企业、农民、消费者、低收入人群参与绿色经济、绿色产业和绿色项目的金融活动均视为绿色普惠金融,延伸了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的边界,创造了新的业务机会。

二)为探索绿色普惠金融发展路径提供参考。赣州银行在一定领域内有效推动了普惠客户群体生产、生活绿色化、低碳化,并形成了一些有效的金融支持模式,可作为各地发展绿色普惠金融的提供参考。

文章关键词:
分享到:
扫码浏览